close
端午連假的最後1天,在附近的公園溜小孩.哥哥最近很愛踢球,剛剛才發現鞋子前端有裂縫,等一下要買鞋去了.弟弟喜歡玩溜滑梯.
後來小傢伙們都被棉絮給吸引住了,大小像小朋友拳頭一般中心有1小顆種子,收集了一小堆可是大部分都黏在手上&衣服上了.
木棉(學名:Bombax ceiba),又名攀枝花、紅棉樹、英雄樹、吉貝、烽火、斑枝及瓊枝,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10-20公尺。樹榦基部密生瘤刺,以防止動物的侵入。枝輪生,葉互生。木棉的樹幹雖然粗大,但木質太軟,所以用途不大。
樹木的原產地不詳,但很可能源自印度。它隨著移民被廣泛種植於華南、臺灣、中印半島及南洋群島。根據中國的古籍記載,南越王趙佗曾在公元前2世紀向漢室天朝獻上木棉樹一株。
木棉花、棉絮及種子
每年2-3月份先開花,後長葉。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通常在早春長出,比樹葉更早出現。花萼黑褐色,革質。木棉花亦可入藥,把新鮮掉下來的木棉花曬乾,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花後結橢圓形碩果,約莫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內裡的卵圓形種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木棉種子含20至25%油份,可榨油製成肥皂及機械油;而榨油後的棉餅可作為肥料或家畜飼料。由於華南不產棉花,所以歷年當地居民都會在棉絮飄時搜集棉絮,用以代替棉花來作棉襖的填充料或織成吉布。
《摘路自維基百科》
全站熱搜